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,老年人不斷增加,半數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,而在≥80歲的高齡人群中,高血壓的患病率接近90%,是罹患腦卒中、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。然而,體檢時許多血壓測量值超正常的老年人,有的不知道自身是否確定患有高血壓,有的已經確定患高血壓病的老年人群對自身血壓的控制目標、就診科室、藥物和生活干預措施等一知半解。今天由我帶大家走進老年高血壓,只有知曉它,才能更好的戰勝它。
1、什么是老年高血壓?
年齡≥65歲的老年人,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,不在同一天進行3次血壓測量, 收縮壓都≥140mmHg, 或舒張壓都≥90mmHg,或兩者同時出現,可診斷為老年高血壓。

另外,曾診斷高血壓且正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老年人,雖然血壓<140/90mmHg,也應診斷為老年高血壓。
2、老年高血壓有什么特點呢?
常見收縮壓升高和脈壓增大。
老年人血壓調節能力下降,血壓水平易受體位、進餐、情緒、季節等各種因素影響。血壓波動大,常見清晨高血壓,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、餐后低血壓者較多。
常伴有多種危險因素和相關疾病,糖尿病、高脂血癥、冠心病、腎功能不全和腦血管病等在老年高血壓人群中檢出率較高。
3、老年高血壓人群應該到哪些科室就診?
主要是往心血管內科、老年醫學科、全科醫學科就診。如果高血壓導致心腦腎等血管并發癥發生時,還可以去神經內科、腎內科、眼科等科室就診。
4、老年高血壓人群血壓控制目標是多少呢?
年齡≥65歲,血壓≥140/90mmHg,應該服用降壓藥物并結合生活方式干預,血壓理想目標值<140/90mmHg。
年齡≥80歲,血壓≥150/90mmHg,應該服用降壓藥物,首先應將血壓降至<150/90mmHg,若耐受良好,考慮可以將血壓進一步降至<140/90mmHg。
衰弱的高齡高血壓患者,血壓≥160/90mmHg,應考慮服用降壓藥物治療,收縮壓控制目標為<150mmHg,但盡量不低于130mmHg,如果患者對降壓治療耐受良好,不應停止降壓治療。
5、老年高血壓如何干預?
老年人得了高血壓,應該遵醫囑長期應用降血壓藥物,避免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壁壓力太高而導致心腦血管相關疾病。并定期監測血壓水平,醫生通常會建議先服用一種藥物,先從小劑量開始。如果血壓控制不佳,可以增加藥物劑量、或者采用不同藥物聯合的治療方案。切記降壓藥物調整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,切忌不要自行停用或者擅自增減降壓藥物。
另外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如下七點建議:
1.定期體檢,有助于檢出早期高血壓患者及高血壓易發人群,可以盡早接受診治。
2.控制自身體重,建議老年人進行適當的規律運動,如步行、慢跑等。不推薦老年人劇烈運動。
3.糾正自身不良日常生活習慣,限制飲酒,不要吸煙。
4.平衡膳食,減少鈉鹽攝入,增加富鉀食物攝入,有助于降低血壓。WHO建議每日攝鹽量應<6g,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適度限鹽。鼓勵老年人攝入多種新鮮蔬菜、水果、魚類、豆制品、粗糧、脫脂奶及其他富含鉀、鈣、膳食纖維、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。建議少食多餐。
5.改善睡眠 保證充足睡眠并改善睡眠質量,對控制血壓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并發癥有重要意義。
6.注意保暖,老年人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和對血壓的調控能力差,常出現季節性血壓波動現象。應保持室內溫暖,經常通風換氣;驟冷和大風低溫時減少外出;適量增添衣物,避免血壓大幅波動。
7.保持良好的心理,避免焦慮、激動等。
6、老年高血壓人群體檢項目建議做哪些?
除血生化(包括空腹血糖、血脂、血尿酸、肝腎功能及電解質,特別是血鉀)、血常規、尿液分析和心電圖等基本檢查外,推薦老年高血壓人群完善糖化血紅蛋白、尿微量白蛋白測定、超聲心動圖等,有條件可進一步檢測頸動脈超聲、胸片、眼底檢查、脈搏波傳導速度、踝-臂血壓指數等, 并對老年人進行衰弱評估。對于懷疑繼發高血壓者,應進行相應的輔助檢查。
2025.04.15
2025.04.15
2025.02.17
2025.01.13
2024.10.29
2024.09.20
2024.09.04
2024.08.12
2024.07.19
2024.04.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