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,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消除瘧疾和監測能力建設研修班的順利閉幕,為江蘇省血防研究所2025年的援外培訓工作寫下了生動的注腳。全年7期培訓班、25國、222名學員——數字背后,是一場關于能力共建、文明互鑒的深入實踐。
一是傳授“可帶走的”技術。
今年的培訓超越了單純的知識講授,更加注重課程頂層設計和培訓模式優化,結合全球疾病防控最新情況,將疾病防控工作模式、中國實踐智慧和經驗融入全球疾病防控框架,旨在讓學員們掌握能夠應用于本國實際的關鍵技術與策略,真正實現了“授人以漁”。
二是搭建“心相通”的橋梁。
培訓不僅是技術的交流,更是理念與文化的對話。特邀高校學者進行專題授課,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刻內涵,延伸解讀生態文明建設、科技強國戰略與文化強國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思想;在文化層面,通過剪紙、漂漆等7場非遺文化體驗,成功在學術交流之外,搭建起一座情感與理解的雙向橋梁。
三是打造“有影響”的品牌。
創辦“非洲人在無錫”視頻號,推出視頻68篇,單篇最高閱覽量達6461次,總播放量24000次。學員故事在“援外學員故事薈”、“中聞錫見”等多個平臺收獲獎項與關注,分享培訓成果,榮獲2025年太平洋島國“我眼中的中國”視頻大賽“優秀作品獎”,有效拓展了中國經驗的傳播渠道,讓中國經驗的傳播更加立體、更具溫度。
四是探索“可持續”的合作。
通過“請進來”學習與“走出去”回訪的雙向機制,培訓將短期授課延伸為長期合作。教學團隊依托桑給巴爾血吸蟲病援助項目,邀請非洲技術人員來華參訓,強化實操能力;同時還組織工作人員赴老撾、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開展技術交流與回訪,對接當地機構,深化防控科研合作,推動中國方案落地生根,實現了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的升華。
展望未來,江蘇省血防研究所將繼續深化這份“授人以漁”的事業,在全球公共衛生的廣闊舞臺上,書寫更多合作共贏的新篇章。


2025.11.18
2025.11.17
2025.11.15
2025.11.15
2025.11.15
2025.11.15
2025.11.11
2025.11.11
2025.11.07
2025.11.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