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《2019年江蘇省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》的要求,我省選擇在鹽城市大豐區、響水縣及阜寧縣等3個縣(區)開展蟛蜞內體寄生蟲的監測工作。我所絲蠕蟲病室于2019年4-5月深入現場進行采樣及檢測,順利完成了該項監測工作。
蟛蜞,又稱螃蜞、蟛蚑或磨蜞,是一種常見的淡水小型蟹類,分布于遼東半島、江蘇、福建及臺灣等地,主要穴居于江河口岸灘、溝渠等處的洞穴中或靠近大海的灘涂濕地,成群棲息在潮濕泥濘的海灘蘆葦叢里,主要以河里的微生物、紫泥等腐植質為食。我省鹽城地區的居民喜食“嗆”蟛蜞,活的蟛蜞清洗干凈后,加入酒或其他調味料處理數分鐘后直接食用。由于目前蟛蜞還未見人工養殖,市場上售賣的都是來自野外抓取,其生活及生存環境較差,因此推測蟛蜞體內可能存在寄生蟲的寄生。
為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,深入了解蟛蜞體內是否存在寄生蟲的寄生,我所2019年開展了此次專項的監測工作,本次監測分別采用了消化法和壓片法進行,累計檢測野生蟛蜞800余只,結果顯示在部分地區的蟛蜞中檢獲了疑似寄生蟲的囊蚴,后續我所將對該囊蚴的種類及其人體致病性進行深入的分析。
2025.07.22
2024.12.20
2024.08.27
2024.05.14
2024.04.18
2024.04.03
2023.12.13
2023.11.28
2023.11.24
2023.11.24